当前位置:通知公告>正文
2023年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第二批)任务书
发布者:陆文婧  发布日期:2024-03-04 查看:1108 次
主要工作要求如下:
材料提交时间:
2024-01-19至2024-03-01
参与的项目分别为:
序号 | 项目名称 | 项目负责人 | 所属院系 |
---|---|---|---|
1 | 学科交叉背景下的产教融合机制研究及实践 | 方伟 | 人工智能与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 |
2 | 《西方现当代文学》教材的新形态开发与数字化建设 | 张俊萍 | 外国语学院 |
3 | 跨境电商实训基地构建及实践 | 杨勇 | 外国语学院 |
4 | 基于网络平台的大学英语过程性考试试题库建设 | 仇黎霞 | 外国语学院 |
5 | 大学英语水平测试校本题库建设 | 杨可炜 | 外国语学院 |
6 | 循证教育理念下师范生实践性课程改革探索 | 刘径言 | 人文学院(教育学院) |
7 | 书院师生互动模式融入新时代古代文学教学的路径探索 | 熊湘 | 人文学院(教育学院) |
8 | 培根铸魂、市场导向、数字赋能-“纺织产品创新设计”课程建设探索 | 王文聪 | 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 |
9 | 基于多学科多模态知识图谱的药理学课程建设 | 耿燕 | 生命科学与健康工程学院 |
10 | 教育数字化背景下教师教学数据的分析与研究 | 孙心怡 | 信息化建设管理处(信息化技术中心) |
11 | 课堂乐器(竖笛)在音乐教学中的实施路径研究 | 沈雷强 | 人文学院(教育学院) |
12 | “以赛助教、赛教融合”指导下的 《代谢工程与合成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 赵鑫锐 | 生物工程学院 |
13 | 《现代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 毛丙永 | 食品学院 |
14 | 高校体育教师智慧教学胜任力研究与实践 | 徐清香 | 体育部 |
15 | 体育课程教育教学能力提升探索与实践研究--以“健身健美”课程为例 | 宋校能 | 体育部 |
16 |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验类综合指导》新形态教材建设 | 范大明 | 食品学院 |
17 | 人工智能赋能整合创新拔尖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 朱文涛 | 设计学院 |
18 | 新时代高校美育“第二课堂”创新实践研究 | 刘悦钧 | 人文学院(教育学院) |
19 | 基于知识图谱的“纺织材料学”课程专业认知体系构建和课程建设 | 王清清 | 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 |
20 | 基于“大思政课”理念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创新研究 | 郑宇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21 | 高校公共舞蹈美育课程教学创新研究 | 郑雯雯 | 人文学院(教育学院) |
22 | 产教融合背景下基于“三元共建”模式的制药工程实践教学研究 | 朱蕴韬 | 生命科学与健康工程学院 |
23 | 信息可视化设计新形态教材建设 | 崔华春 | 设计学院 |
24 | 《染料化学》课程知识图谱构建与实践 | 张丽平 | 纺织科学与工程学院 |
25 | 中外小学教育史 | 于书娟 | 人文学院(教育学院) |
26 | 学科竞赛引导下电工电子系列课程的劳动教育研究与实践 | 方星 | 物联网工程学院 |
27 | 《大学生如何高效学习》课程知识图谱构建与探索应用研究 | 马志强 | 人文学院(教育学院) |
28 | 电磁波类课程群数字化转型模式与路径研究 | 郭瑜 | 物联网工程学院 |
29 | 教赛研训一体化教改背景下,建设《微生物遗传育种实验》教学案例资源库 | 周丽 | 生物工程学院 |
30 | 五育并举视阈下来华留学本科生美育教育提升研究 | 胡袁园 | 国际教育学院、北美学院 |
31 |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知识图谱的构建与应用探究 | 刘艳君 | 物联网工程学院 |
32 | 基于OBE+PDCA理念“赛教融合”教学模式研究 | 王建华 | 商学院 |
33 | 《电路与电子技术》教材建设 | 张正道 | 物联网工程学院 |
34 | 《公司金融》教材“理论+思政+产教”三融合建设研究 | 付辉 | 商学院 |
35 | 基于多目标多层次相融合的《材料力学》教学改革探索 | 董淑宏 | 机械工程学院、君远学院 |
36 | 《中外服装史》教材建设 | 牛犁 | 设计学院 |
37 | 食品工厂设计“三位一体”式教学模式改革探索 | 苏宇杰 | 食品学院 |
38 | 新医科背景下生理学数字化专业教学平台的建设与研究 | 徐非 | 无锡医学院(转化医学研究院) |
39 | 《运筹学》微课教学设计与开发 | 程郁琨 | 商学院 |
40 | 《药理学》课程思政教育教学体系的构建和思政案例库的建设 | 吴国胜 | 无锡医学院(转化医学研究院) |
41 | 工业设计交叉能力框架下的《产品设计与工程》课程知识图谱建设 | 梁峭 | 设计学院 |
42 | 教学竞赛促进高校教师教学核心素养提升的策略与实践研究 | 贾蕾蕾 | 设计学院 |
43 | 《功能涂料》新形态教材建设 | 罗静 | 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
44 | 大数据赋能“赛课融合”:《医学统计学》DAADEE教学模式的构建与探索 | 葛雨秋 | 无锡医学院(转化医学研究院) |
45 | 竞赛驱动的教学能力提升方法研究 | 钱晓波 | 设计学院 |
46 | 新文科背景下的《数据信息可视化》教材建设研究 | 龙娟娟 | 设计学院 |
47 | 新工科背景下力学类课程思政创新教学实践 | 付李 | 机械工程学院、君远学院 |
48 | 临床解剖双向知识图谱构建 | 赵鹏 | 无锡医学院(转化医学研究院) |
49 | 新医科背景下以创新人才培养为导 向的基础医学整合案例研讨课教学改 革优化策略与实践 | 韩甦 | 无锡医学院(转化医学研究院) |
50 | 基于X-射线晶体衍射虚拟仿真的《结构生物学》教学模式改革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 袁振波 | 生物工程学院 |
51 | 国家一流本科课程《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知识图谱建设及其混合式教学探索 | 符波 | 环境与生态学院 |
52 | 知识图谱赋能环境类核心课程的探索与实践 | 张周 | 环境与生态学院 |
53 | 化学工程专业劳动素养多课程协同培养与评价研究 | 常宽 | 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
54 | “三位一体”协同推进新工科背景下发酵工程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 康振 | 生物工程学院 |
55 | 理论热点融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案例式教学研究 | 陈爱萍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56 | 基于知识图谱的食品分析课程数字化建设与实践 | 谢云飞 | 食品学院 |
57 | 《食品加工与制造》课程数字化改革与实践 | 廖红梅 | 食品学院 |
58 | “思政引领、双轮驱动”新时代《高等代数》课程的改革研究与实践 | 范文萍 | 理学院 |
59 | 线上与线下融合:重塑《蛋白质科学与工程实验》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 | 颜正飞 | 生物工程学院 |
60 | 面向软硬协同计算机系统能力培养的编译原理课程改革与创新实践 | 陆恒杨 | 人工智能与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 |
61 | 老年护理学数字化教材建设研究 | 蒋玉宇 | 无锡医学院(转化医学研究院) |
62 | 面向新工科的电力变换技术课赛复用新形态教材建设研究 | 卢闻州 | 物联网工程学院 |
63 | 大学物理课程群在线考试系统及试题库的建设 | 何跃娟 | 理学院 |
64 | 新文科背景下基于BLOOM教学分类理论的精细化教学创新模式研究——以《社会保障概论》为例 | 汪连杰 | 法学院 |
65 | 新文科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的融通培养机制研究 | 蔡瑶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66 | “医-食交叉”本科课程群建设及教学能力提升改革研究与实践 | 程洋 | 无锡医学院(转化医学研究院) |
67 | “科教+产教”双融合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群建设与实践 | 毕恺韬 | 物联网工程学院 |
68 | 新文科背景下《金融风险管理》课程思政建设模式探索与实践 | 贺志芳 | 商学院 |
69 |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有机化学》公共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及思政建设 | 汪洋 | 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
70 | “时尚-文化-科技”融合的服装设计人才创新培养与实践 | 任祥放 | 设计学院 |
71 | 本科生源质量评价模型构建研究 | 张景祥 | 理学院 |
72 | 《理解当代中国》翻译类课程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研究与实践 | 朱义华 | 外国语学院 |
73 | 食品营养与健康专业核心课程《营养生理学》新形态教材建设 | 陆乃彦 | 食品学院 |
74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入立德树人全过程路径研究与实践 | 陈路 | 党委统战部 |